您现在的位置:

西红柿牛肉的家常做法 >> 正文 >

莱姆病

病理解剖

皮肤病变:早期为非特异性的组织病理改变,可见受损皮肤血管充血,密集的表皮淋巴细胞浸润,还可见浆细胞、巨噬细胞浸润,偶见嗜酸细胞,生发中心的出现有助于诊断。晚期细胞浸润以浆细胞为主,见于表皮和皮下组织。皮肤静脉扩张和内皮增生均较明显。

神经系统病变:主要为进行性脑脊髓炎和表现为轴索性脱髓鞘病变。

关节病变:可见滑膜绒毛肥大,纤维蛋C沉着,单核细胞浸润等。

其他:如心、淋巴结、肝、脾、眼均可受累。

潜伏期为3~20天,平均为9天。临床上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将莱姆病分为三期,各期可依次或重叠出现,也可第一、二期症状不明显,而直接进入第三期。

(一)第一期

为局部皮肤损害期,莱姆病皮肤损害的三大特征是游走性红斑、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和淋巴细胞瘤。约60%~80%的患者在蜱叮咬处发生慢性游走性红斑或丘疹,数日或数周内向周围扩散形成一个大的圆形或椭圆形充血性皮损,外缘呈鲜红色,中心部渐趋苍白,有的中心部可起水疱或坏死,周围皮肤有显著充血和皮肤变硬,局部灼热或痒、痛感。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均可发生红斑,通常以腋下、大腿、腹部和腹股沟为常见,儿童多见于耳后发际。某些患者的红斑不仅发生于蜱咬处,还可出现于其他部位。多数患者的红伴随着病程进展而逐渐增大。大约25%的患者不出现特征性的皮肤表现。本期内多数患者伴有疲劳、发热、头痛、淋巴结肿大、颈部轻度强直、关节痛、肌痛等。红斑一般在3~4周内消退。

(二)第二期

为播散感染期,发病2~4周后,即可出现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。

1.神经系统症状  本病在早期有皮肤受损表现时就可出现轻微的脑膜刺激症状,而此期则可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,发生率约15%~20%,表现有头痛、呕吐、眼球痛、颈强直及浆液性脑膜炎等。约1/3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脑炎症状,表现为兴奋性升高、睡眠障碍、谵妄等,脑电图常显示尖波。半数患者可发生神经炎,面神经损害最为常见,表现为面肌不完全瘫痪,病损部位麻木或刺痛,但无明显的感觉障碍。此外,还可使动眼神经、视神经、听神经及周围神经受到损害。面神经损害在青少年多可完全恢复,而中、老年则常留后遗症。

2.循环系统症状  发生在病后5周或更晚。约80%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症状,急性发病,主要表现为心音低钝、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,严重者可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。通常持续数日至6周,症状缓解、消失,但可反复发作。

(三)第三期

为持续感染期,病后2个月或更晚,个别病例可发生在病后2年。此期的特点为关节损害,通常受累的是大关节如膝、踝和肘关节。表现为关节肿胀、疼痛和活动受限。多数患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多关节炎,在每次发作时可伴随体温升高和中毒症状等。在受累关节的滑膜液中,嗜酸性粒细胞及蛋白含量均升高,并可查出伯氏疏螺旋体。此外,慢性萎缩性肢端皮炎也是莱姆病晚期的主要表现,主要见于老年妇女,好发于前臂或小腿皮肤,初为皮肤微红,数年后萎缩硬化。

莱姆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。

①流行病学资料:近日至数月曾到过疫区,或有被蜱叮咬史;

②临床表现:早期皮损(慢性游走性红斑)有诊断价值。晚期出现神经、心脏和关节等受累;

③实验室检查:从感染组织或体液分离到伯氏疏螺旋体,或检出特异性抗体。

兰州癫痫医那家治疗好

在对症和支持治疗的基础上,抗螺旋体治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,且早应用抗生素治疗最敏感。

(一)病原治疗

早期、及时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,即可使典型的游走性红斑迅速消失,也可以防止后期的主要并发症(心肌炎、脑膜炎或复发性关节炎)出现。

1.第一期  成人:常采用多西环素0.1g,每日2次口服,或红霉素0.25g,每日4次口服。儿童:首选阿莫西林每日50mg/kg,分4次口服,或用红霉素。疗程均为10~21天。治疗中须注意患者可发生赫氏反应。

2.第二期  无论是否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病变,患者出现脑膜炎就应静脉给予青霉素G,每日2000万U以上,疗程为10天。一般头痛和颈强直在治疗后第2天开始缓解,7~10天消失。

3.第三期  晚期有严重心脏、神经或关节损害者,可应用青霉素,每日2000万U静滴,也可应用头孢曲松2g,每日1次,疗程均为14~21天。

(二)对症治疗

患者应卧床休息,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。对于有发热、皮损部位有疼痛者癫痫抢救方法,可适当应用解热止痛剂。高热及全身症状重者,可给糖皮质激素,但对有关节损伤者,应避免关节腔内注射。患者伴有心肌炎,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,可暂时应用起搏器至症状及心律改善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© http://ms.svbbg.com  十二道菜谱    版权所有